石家莊正和網絡有限公司官網。">
在位于天津港保稅區的中國資環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內,智能機械臂正忙碌地搬運和組裝電動重卡電池,這條高度自動化的柔性生產線預計年產能可達10GWh(吉瓦時);在靜海區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拆解車間內,廢舊車輛在自動化流水線上逐步化整為零,拆解下來符合標準的回用件將進行再次循環利用;在河西區的電動自行車換電站前,居民掃碼、換電、付款,不到一分鐘就完成電池更換重新上路……
2024年10月,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作為循環經濟領域的“國家隊”,中國資環依托旗下資環綠投、資環電池、資環機動車、資環塑料等子公司,在天津先行先試,圍繞產業基地建設、綠色能源服務、民生網絡覆蓋等領域持續發力,不僅打造了資源循環利用的“樣板工程”,更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協同推進的可復制路徑。
建設示范基地
“100天的時間,我們把一座閑置廠房打造成占地面積26.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8萬平方米的示范基地,致力于建成國際領先的‘零碳園區’。”中國資環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示范基地負責人羅曉光指著示范基地中控室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講述園區落地的“加速度”。這是中國資環成立以來打造的首個跨領域、多鏈條資源循環利用標桿園區,也是“央地共建、產城融合”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典型范例。
“從項目謀劃之初,我們就融入資源循環、能源循環、數字循環、資產循環發展理念。”羅曉光介紹,園區內投運具有市場領先優勢的動力電池生產線、綠色分揀中心、資源循環大數據中心、分布式光伏、地熱能源站等,構建從綠色分揀到梯級利用、再生循環的完整鏈條。
入駐園區的上海啟源芯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柔性電池生產線上,智能機器人正按照預設指令進行工作,通過運輸、檢測等一系列工序,不到3分鐘就組裝完成一組新能源汽車電池包。“生產線年產能預計可覆蓋近3萬輛電動重卡及工程機械的電池需求。”啟源芯動力天津公司負責人丁慶華介紹,生產線在生產電池的同時,將參與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電池制造與循環利用領域的綜合能力。
“退役的動力電池經過檢測后將投入其他場景進行再利用。”中國資環電池公司總經理白春平介紹,對于沒有使用場景的廢舊電池,將運往回收拆解基地。通過先進工藝,目前電池拆解后鎳、鈷、錳回收率達99.6%,鋰回收率達91%,金屬元素做成正極材料,再次供給電池制造公司,形成資源閉環,激活“城市礦山”潛力。
據了解,園區內建設了業內領先的綠色綜合分揀中心,設有涉密涉敏載體銷毀、涉密涉敏辦公設備拆解兩條生產線。生產線集成自動導引車、機械手抓取、自動負載分流、全自動打包及高潔凈除塵等多項智能化技術,支持全品類電子產品資源回收利用,能夠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城市再生資源綠色回收利用服務。
創新商業模式
“從掃碼到完成換電,只需不到一分鐘,太方便了!”天津市市民張先生體驗中國資環電動自行車換電站的便捷服務后感慨地說。
全國在用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約為4億輛,平均不到4人就擁有一輛電動自行車。在一些人口密集的老城區,電動自行車使用群體數量龐大,“充電難”問題一直存在,違規充電導致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中國資環從提升這一日常出行工具的安全性、可靠性出發,在天津市率先推出電動自行車換電示范項目。
換電項目創新商業模式,構建“電池合規+運營可控+低碳環保+定向回收”的閉環路徑。項目以電池數據中心賦能全過程運營管理,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對智能換電柜、智能電池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出現電池健康異常、電池進入退役周期等情況時,運維系統及時干預、智能調度,確保電池運營安全。
“我們與國內領先的電池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確保電池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從源頭上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白春平告訴記者,如今,電動自行車制造行業的頭部企業、電池循環利用領域的優秀企業,紛紛加入換電示范項目合作網絡,組成全產業鏈的生態聯盟,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中國資環電池公司在提升電動自行車安全性的同時,通過退役電池定向回收,構建了低碳環保、循環利用的電動自行車換電模式。預計未來10年內,這一模式將形成10GWh的電池換電循環利用產業。相應的換電模式也將逐步拓展至電動重卡、電動船、低空飛行器等多元化場景。
打造服務平臺
“家里有閑置的手機,由于擔心數據風險,不敢隨意處置。”不少市民有這樣的顧慮。為此,中國資環搭建手機安全回收綠色供應鏈平臺,服務區域目前覆蓋32個重點城市,實現線上“芯碎無憂”小程序與線下“手機回收一體機”的高效融合。
據測算,“十四五”時期,我國手機閑置總量達到60億部。中國資環電子電器公司2024年11月啟動手機安全回收處置專項行動,打造全國性電子產品安全回收、隱私銷毀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網絡平臺,顯著提升了廢舊手機回收處理效率,下一步還將逐步拓展到電腦、硬盤等電子電器全領域,解決安全隱患的同時,避免資源浪費。
在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一家船舶拆解廠內,中國資環鏈金公司靖江公司員工正在對報廢船舶進行氣割作業。今年,在“設備更新+綠色低碳”雙政策驅動下,中國拆船市場迎來反彈。據了解,一艘普通貨船拆解可回收70%至80%再生鋼鐵,拆解下來的優質再生鋼鐵深受鋼鐵冶煉企業的青睞,可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減少對原生資源的依賴,有利于鋼鐵冶煉和特種鋼的生產,尤其在鋼鐵需求旺盛時更具優勢。
在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中國資環鏈金公司馬鋼誠興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綠色工廠,來自江蘇、浙江、安徽等地滿載各類型廢鋼原料的車輛正有序駛入。馬鋼誠興公司通過使用破碎機、打包機、剪切機等先進廢鋼加工設備,不超過兩個小時,就能將各種廢鋼原料加工成為鋼廠所需的合格料產品,實現變廢為寶。馬鋼誠興公司按鋼廠需求將廢鋼配送到鋼廠爐前、料斗處,為鋼廠減少了資金、運營、庫存、管理等成本,起到優質廢鋼“質量過濾器”、企業效益“增進器”、生產供應“穩定器”的作用。每噸再生料可節約原料鐵礦石約1.7噸,節約能源約350千克標準煤,減少1.6噸二氧化碳排放。
中國資環鏈金公司通過持續深化“平臺+基地”模式,全力打造集產業鏈、數據鏈、碳惠鏈于一體的全國性、功能性再生鋼鐵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平臺用戶超8萬個,平臺交易量突破8000萬噸,交易金額超2000億元;布局34個中心基地和335個衛星基地,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基地回收網絡。
中國資環還持續深化國際合作,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循環產業國際化發展。今年8月,中國資環綠投公司國際公司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批40噸進口鋰離子電池用再生黑粉原料通關業務,為推動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邁出重要一步。再生黑粉的進口將助力我國降低對原礦的過度依賴和開采,促進減排降碳和生態保護。
如今,中國資環正加快循環利用產業布局,既緊盯廢鋼鐵、廢電子電器、廢有色金屬、廢紡織品、廢塑料等傳統領域,也瞄準廢舊動力電池、退役新能源器件、報廢機動車拆解等新領域,推動廢舊物資精細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著力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為資源循環產業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中國方案”。